专业水溶肥直采网
帮您选出好肥料
葡萄食心虫的症状、特征习性及防治方法
植保百科
葡萄

葡萄食心虫又称葡萄瘿蚊,是新发现的一种葡萄害虫。感染该病之后,既影响果穗的感观效果,也能导致产量下降,对酿造或制汁品种的葡萄,直接影响其产品的原料质量和品质。因此,必须加强对葡萄食心虫的防治工作。下面小编将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葡萄食心虫的症状、特征习性及防治方法,具体内容如下:

葡萄食心虫的症状、特征习性及防治方法

1、被害症状

葡萄食心虫以幼虫为害幼果,幼虫蛀入幼果后被害果实迅速膨大,大约7—15天,果实比正常果粒膨大一倍左右,果粒呈扁圆形,果梗变细,萼片不脱落,果顶略陷,果实颜色变浓绿或红褐色,被害幼果长到0.7—1㎝时便停止生长,果肉内不能形成种子,幼虫在被害果内化蛹及羽化,在果面上形成圆形虫孔,蛹壳半端露于羽化孔外,形状类似黑色针尖,一个果粒只被一个幼虫为害,幼虫在一年生枝条上越冬。秋季修剪时在被蛀孔枝条第二、三节上可发现1—6个幼虫。

2、形态特征

此虫成虫形似蚊,羽化后变鲜黄色,并逐渐变黄褐色。雌成虫体长3毫米,翅展6—7毫米,头小,复眼黑大,触角丝状,14节,长为体长的一半,翅一对,膜质,后翅退化为平衡棒。胸足细长,三对,各足跗节均五节,足端有爪一对,腹部8节,末端呈短管状,产卵管针状,红褐色至褐色。雄成虫体略小,触角与体等长,腹部末端外生殖器呈钩状。幼虫初乳化时0.3毫米,白色透明。老熟幼虫体长3—3.5毫米,橙黄色,扁纺锤形,无足。头和体节区别不明显,仅前端有一对暗褐色齿状突起,端部分二叉,中胸腹面有一明显的褐色剑状骨片。气孔9对,体末有2个小突起。蛹为裸蛹,纺锤形,体长3—4毫米,最初黄白色,后逐渐变黄褐至黑褐色。头顶有一对刺状突起,复眼间有两列刺突,上方一个较大,下方3个较小,排列成“品”字形,近羽化时翅足均为黑褐色。

3、生活习性

葡萄食心虫在吉林省每年发生一代,以第二代幼虫在一年生枝条内越冬,于第二年5月下旬葡萄现蕾时大批出现,生食品种如玫瑰香、龙眼;酿造品种如“公酿一号”都在6月上旬开始危害,此时为幼虫发生盛期,到下旬园内蛹及成虫很少发现,幼虫发生期很长,可达一个多月之久,在果内为害大约15—20天,如遇高温、干旱天气,成虫大量羽化,阴雨低温天气则发生较少,因葡萄品种不同,其为害程度也有较大差异。酿造品种如“公酿一号”最为严重;生食品种如龙眼则受害较为严重;玫瑰香、牛奶等品种次之;无核红、巨峰、晶亚未见被害。

葡萄食心虫的症状、特征习性及防治方法

4、防治方法

4.1 葡萄秋季修剪时,仔细查找被害干枯枝条,然后集中烧毁,以消灭越冬幼虫

4.2 地面喷药防治

葡萄下架埋土防寒前喷一遍5度石硫合剂。春季葡萄出土后、萌芽前喷一遍5度石硫合剂。5月下旬至6月上旬的雨后,在树干根颈50厘米为半径的范围内撒5%辛硫磷颗粒剂或喷500倍液辛硫磷液,然后用锄头锄翻土壤,使辛硫磷埋于土下,尽量减少辛硫磷见光分解失效的损失。假如再用宽幅地膜覆盖在上面,效果更好。

4.3 地面撒毒土防治

在食心虫幼虫出土高峰前,用15%乐斯本颗粒剂2千克或50%辛硫磷乳油500克与细土15—25千克充分混合,均匀地撒在1亩地的树干下地面,用手耙将药土与土壤混合,整平。乐斯本颗粒使用1次即可;辛硫磷应连施2—3次。

4.4 绑草绳诱杀

在越冬幼虫出土前,用草绳在树干基部缠绑2—3圈,诱集出土幼虫进内化蛹,定期检查捕杀。

4.5 套袋保护

在成虫产卵前对果实进行套袋保护。

4.6 喷药防治

葡萄现蕾期喷一遍800倍敌敌畏和氧化乐果混合液,或50%马拉硫磷乳油,或50%杀虫螟松乳油,均为1000倍液,可收到良好效果。进入7月份后做好监测预告,在卵孵化盛期及幼虫孵化初盛期进行药剂防治,每次喷药最好在3—4天内喷完,隔一周再喷一次。可用的药剂有:48%乐斯本乳油1000—1500倍液、50%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、20%杀灭菊酯乳油2000—4000倍液等。

4.7 摘除虫果

葡萄坐果后立即喷800倍敌敌畏和氧化乐果混合液二遍,或50%马拉硫磷乳油,或50%杀虫螟松乳油,均为1000倍液,以防止幼虫蛀果为害。在幼虫蛀果危害期间(幼虫脱果前),于葡萄园巡回检查,摘除虫果,并杀灭果内幼虫。每10天摘1次虫果,可有效控制该虫的发生量。成虫羽化前摘除被害果穗并及时深埋,消灭果内幼虫及蛹。

4.8 诱杀

田间安置黑光灯或利用桃小食心虫性诱剂诱杀成虫。

联系我们
在线咨询

在线咨询

QQ咨询

QQ咨询

微信咨询

微信咨询

电话沟通

电话沟通

返回顶部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