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草莓果实成熟期着色不良,即“花脸病”逐年加重。特别是2017年2月份以后,南北各地、部分品种,都有较大面积的发生。根据实际调查与各个规范种植基地及农户草莓的对比,同时检测了草莓植株中化学元素的多个成分含量,得出的结论是:一是肥料吸收不均衡;二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合理;三是使用喷雾器频繁打药,使草莓的花粉发育不良、授粉不良;四是高温变化。以草莓青头、花脸病为主要特征的着色不良,降低了草莓商品品相,极大地影响了草莓的销售价格。出现了稳产降收入、增产不增收的反常现象,给草莓生产者造成了巨大损失。
一、草莓着色不良主要症状
1、青头型
2、花脸型
3、花脸与青头混合型
二、草莓着色不良成因分析
1、施肥不合理,吸收不均衡
青头型着色不良,多数人认为是氮肥使用过量造成的,但在实际生产中,减少氮肥使用量仍然会有青头型着色不良。实际上是草莓植株氮肥吸收过量造成的。草莓氮肥吸收过量,有两个原因,一是过量使用氮肥,二是钙吸收不足。当足量的钙被吸收时,会抑制草莓对氮的吸收,有助于减少草莓青头病害。
为了促花促粉,对硼、锌肥过度依赖,盲目补充铁镁肥等一系列原因,造成了微量元素中毒。实际上各种微量元素是有拮抗关系的,例如:磷和镁有协助吸收关系,磷过多会阻碍钾的吸收,造成锌固定,引起缺锌,阻碍铜、铁吸收。钾促进硼的吸收,协助铁的吸收。钾过多阻碍氮的吸收,抑制钙镁的吸收,严重时引起脐腐和叶色黄化。锰过多抑制铁的吸收,并会诱发缺镁。适量的铜供应能促进锰锌的吸收。锌过量会降低磷的有效性。钾、钙、氮、磷某一元素过剩,会影响锌的吸收。
2、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合理
生长前期不合理使用赤霉素,促进果实纵向拉伸,后期使用膨大剂,促使果实横向生长,纵横生长不协调,使草莓的色红素在表面分布不均匀,造成草莓花脸病。
3、喷雾器频繁喷药
防治病虫害的用药措施不科学,过分依赖化学农药,频繁使用喷雾器打药。对草莓生长造成的不良影响,一是打药时需要把棚中的蜜蜂搬出棚外,影响了授粉或授粉不均匀;二是喷洒药液时,药液对花粉的冲溅,造成授粉不均或花粉的成熟。
4、高温直晒(需遮阴措施)
春季到来时,天气变化无常,光照极其不稳定,使草莓叶绿素、内源性乙烯利的产生忽多忽少,影响了草莓着色的均衡性。
三、草莓着色不良防控方案
1、水肥药一体化,平衡施肥
第一次用肥药,海藻肥5公斤,复合生物菌剂(如EM液5升),土壤修复剂1.5公斤,海洋生物制剂200克(根据需要定制、调制),灭瘟菌素(暂定名)30-40克,潍坊菌素(暂定名)20-30克,活力素40-60克。滴灌浇水时间为4-5小时。以下的浇水时间相同。
第二次用肥药,海藻肥10公斤,复合生物菌剂(如EM液2.5升),土壤修复剂1000克,海洋生物制剂200克,灭瘟菌素30-40克,潍坊菌素20-30克,活力素40-60克。
第三次用肥药,海藻肥10公斤,复合生物菌剂(如EM液5升),土壤修复剂1500克,海洋生物制剂200克,灭瘟菌素20-30克,潍坊菌素20-30克,活力素40-60克。
第四次用肥药,海藻肥10公斤,EM液2.5升,多粘类芽孢杆菌100克,海洋生物制剂100克,灭瘟菌素10克,潍坊菌素20克,活力素20克。
选择性的使用带有TE标记的冲施肥,根据需要加入水肥药一体化方案,在2月下旬之后,根据各地浇水习惯间隔使用。
2、生长调节剂的使用
选择碧护、芸薹素内酯等对纵横向拉伸均衡的制剂。
3、喷雾器喷洒药肥有节制
采用水肥药一体化管理方案,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喷洒药肥,在能使用烟雾剂、弥雾机的情况下,尽量不使用喷雾器。
4、高温直晒调节
为了调控天气变化无常带来的光照不稳定,可采用遮阳网、中午放棉被(或草苫)的方法。
根据上述方案的水肥药一体化循环使用,具体的需要根据地域、种植年限不同做适当调整,才能达到防治效果90%以上。